岁末,被誉为地产界“奥斯卡”的“榜样中国·传媒大奖华西房产TOP50盛典”都会如期上演。但今年的成都楼市无疑是最有看头的一年,行情曲线的跌宕起伏创历年之最。
我们看到,那些曾经野蛮生长、不受秩序约束的年代,2012年不再有;我们看到,在严密调控成为一种常态时,整个行业从纷乱无章的局势中走向正途;我们还看到,那些依靠专业和实力说话的企业,已经坐稳楼市交易量和知名度的前列。这一年,无论是楼市的格局,还是企业的模式,都在发生大转折。
不同的思维注定了2012年成都楼市的精彩纷呈,为了清晰总结本年度楼市行情,本报提炼出“刚需小阳春、以价换量、调控常态化、商业地产升温、高端楼市回归、土地市场躁动”六大关键词,以此见证2012年成都楼市的成长。
年度关键词1
刚需小阳春
毋庸置疑,刚需已成为成都楼市上半年的主题词。
2012年开春之后,以保利[简介最新动态]、绿地、华润、万科[简介最新动态]、蓝光为代表的品牌开发商,迅速投入第一场刚需争夺战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几大刚需盘,如城东的蓝光·锦绣城、城南的中德·英伦联邦、城西的光华逸家、城北的绿地·世纪城,已成为当前最活跃的楼盘。
3月17日,光华逸家开盘3小时,400余套房源全部售罄;4月29日,蓝光·锦绣城继首批次开盘热卖之后,第二次开盘成功售出200余套,金额1.4亿元;5月12日,中德英伦联邦二期一批次开盘,销售326套,销售金额2.4亿元……这波由刚需支撑的热销场面持续了整个上半年。
可以说,尽管调控政策持续,在投资需求被抑制的前提下,如今,刚需无疑已经是开发商的“救命稻草”。
年度关键词2
以价换量
当沉寂许久的购房需求遭遇不堪重负的资金压力,成就了2012年上半年成都楼市的触底小阳春,毫无疑问,其中最至关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价格。
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主城区住宅的触底成交面积24.1万平方米,到3月住宅成交面积迅速回升到75.4万平方米,随后的4、5、6月,成都楼市延续了回暖趋势。其间一次次的价格下探,换来的是久违的热销场面。
这半年,在深度观望之后,价格试探之下,开发商和购房者彼此的底线都在逐渐显露,“以价换量”已成为打开楼市僵局的“不二法门”。
年度关键词3
调控常态化
楼市调控的走向始终牵动着市场各方目光。进入年中,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落实,全国层面上的房地产调控,几乎同一时间密集出台。
从6月份开始,央行一个月内宣布两度降息;7月下旬,国务院8个督查组奔赴16省市督查楼市调控;8月起,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地税官员开展为期6个月的房产税税基评估集训;随后,住建部针对住房基本保障问题,正着手为住房保障立法起草条例……国务院、住建部等部委接连出台影响巨大的政策,目标直指房地产市场。
在这场多方力量参与的楼市棋局,楼市调控常态化、制度化是大势所趋。楼市调控为的就是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与防止影响经济增长中寻找平衡点。
年度关键词4
商业地产升温
伴随住宅市场持续走低,成都商业地产市场成交自进入5月以来持续升温。据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住宅开发投资增速仅为24%,而商业地产则达到了53.2%。业内指出,大量资金正在不断涌进商业地产。
与此同时,一线地产大鳄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商业地产。据戴德梁行近期统计的数据显示,万科计划未来持有型物业将占其20%的开发比例;保利计划到2012年在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将占到其总投资额的30%;绿地商业地产比例也从去年占比35%提升至今年的40%-50%。在此背景下,商业地产由此步入黄金发展期。
年度关键词5
高端楼市回归
从9月份以来,星河湾[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中国铁建[简介最新动态]·西派国际、绿地·锦天府、华润·金悦湾、万科·五龙山、麓湖、建发·浅水湾、望今缘等楼盘纷纷大卖,9月到11月短短两个月,一场楼市高端大战在成都楼市引发了一阵阵骚动,房地产市场再次回归高端需求。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由铂雅苑引发的高端热潮到目前为止仍在持续,截至本月18日,铂雅苑一批次推出160套,认购约7亿,共113套;中国铁建·西派国际开盘对外推出108套房源,售出99套,吸金3.6亿元;建发·浅水湾推出独栋现房,20天内去化30套,成交价格集中在600万元-700万元;朗基望今缘11月7日一天之内成交10套;华润金悦湾10月也成功卖掉了30套……
虽然目前众多开发商都在主打刚需产品,但不可否认,高端市场仍然是楼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目前市场上多个品牌开发商也已经在开始销售此类房源。年度关键词6
土地市场躁动
尽管受楼市调控影响,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场“因故中止”、“流拍”、“底成交”等现象,不时刺痛着成都房地产市场每一根脆弱的神经。
步入年末,随着备战明年、储备粮草的打算,各大房企纷纷加大了拿地力度,诸如保利、万科、龙湖、华润、蓝光等品牌房企都积极投身土地市场。其中,“热得发烫”的华府板块就是近期几大地产巨头联手拿地的结果,10月19日至11月16日,前后跨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城南华府板块连续6次拍地,共计推出8块宗地,保利、中信、九龙仓、棠湖、中渝、森宇等品牌房企悉数进驻。
分析人士指出,因为前期消化,原来的土地储备量减少,开发商确实到了需要“填仓”储备粮草的时期,这才轮番上演了开发商踊跃拿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