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爆出浙江省海宁市立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旗下多个项目烂尾。记者注意到,短短一个月已经有至少四家长三角中小型房企被爆“破产”、“跑路”,中小房企“倒闭潮”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分析称,融资渠道一再收紧和销售回款不力是中小房企率先“倒下”的主因,融资难和销量跌压垮中小房企。更有业内人士大胆断言,在政策调控未见松动、房企融资渠道收缩的市场环境中,预计下半年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将会更为频繁地发生。
中小房企接连被爆“倒下”
中小房企倒闭潮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据《华夏时报》消息,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月以来,被曝光的房企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就有10余起,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
3月就曾有媒体爆出,浙江省宁波奉化知名的房企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被爆出总负债35亿多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4月15日,上市企业舜天船舶发布公告称,有一笔超过1亿元的银行委贷本息资金逾期没有收回,借款对象为南京福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紧接着,传出南京福地老板跑路的消息。
4月17日,据了解,浙江省海宁市立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旗下多个项目烂尾。
4月19日《华夏时报》报道称,开发商南京盈嘉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两项目烂尾,陷入破产?;?,无力支付工程款,在业主维权压力下,项目所在的区政府不得不出手接盘。
打折让利难改销售量下滑局面
从上市房企一季度数据可以看到,多个中小型开发商一季度的销量大幅下滑,“根据最近一年多100多个城市的情况显示,中国90%的地产商早已是资不抵债,90%的地产上负债率都在150%-200%以上”,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中央财大研究院宏皓称。
在销售乏力的情况下,多个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已经出现打折让利,甚至包括一二线城市。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多个城市房产出现大规模打折、让利、促销等活动。而在打折走量之时,大型开发商显然更有“本钱”承担降价风险。
前期拿地过于激进、影响销售资金回笼的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中小型房企普遍贷款受限,融资成本较高,大大加大了倒闭的可能。
海内外资金收紧加剧融资难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从2013年底开始,楼市进入下行通道,市场成交萎靡、银行贷款受限、上市融资遇阻,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几乎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尤其是一些中小房企资金链承压,导致正在开发的项目发生烂尾的情况逐渐增多。
此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及惠誉均指出,小型开发商可能出现的债务违约情况,导致银行向大型开发商更为倾斜,加速市场分化。有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金融机构非标业务整体收紧的状态下,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小型地产商。因为大型地产商的融资渠道较多,非标渠道融资占比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影响相对较小。
数据分析,4月房企海外融资下滑24.7%,已连降两月,房企资金由“偏松”跌入“紧张”。对此,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郑红玉表示,一方面资金回笼慢,另一方面拿地成本高,房企进退两难。海内外资金双双收紧,银行收紧房贷雪上加霜,房企资金链紧绷,这加剧了楼市观望情绪,阻碍了部分入市人群。未来房企资金状况改善困难重重,年内房企资金不容乐观。